close

這次回到家發現好久不見的小表弟住到了我們家,
他今年是高二要升高三的學生, 因為學校要暑期輔導, 所以就近借住到我們家.

看著他的樣子, 讓我覺得好像看到以前的自己.
安靜不多話, 非常客氣, 然後在吃飯時間之外從來沒有離開過書房一步.

在吃飯時間有曾經嘗試著問他有沒有喜歡的科系,
經過一陣沉默之後, 他只回答說不太清楚, 沒有甚麼特別排斥的.
雖然很想跟他說應該要找找自己的興趣在哪裡,
但是我也知道發掘興趣不是一天兩天就會完成的工作,
現實的狀況是如果他把這個離學測前的半年拿去找自己的興趣,
就算讓他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
分數考不上去也會讓他被擋在大門之外.

雖然說台灣號稱有推甄制度, 但是 IOI 加上國際科展的名額也不會超過個位數.
這扇門窄到大多數的學生可以忽略不計.
並不是說這個制度有照顧到全台灣的一二三名就好,
不管是哪個學科領域, 都不是靠少數幾個人 "撐" 起來的.
他們一定還是需要不是那麼優秀的人支援, 協助, 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一手包辦.
環境該像是一片沃土, 讓優秀的. 沒那麼優秀的人都能生長, 長成一片森林.
而不是一枝獨秀.
singular  

 

我記得我從小學的時候就嘗試著想學寫程式,
但是苦苦找不到入門的發法, 第一次跟媽媽盧到的程式書籍,
翻了翻到後面發現完全看不懂, 就失望的丟在一旁了.
這次整理的時候發現了那本書, 才了解為什麼我那時候會碰壁.
因為那是一本 MFC 的書.

不過那時候從來沒有人告訴我錯很大, 倒是有很多人叫我念書不要摸電腦.
我寫程式真正的入門是遲至高一參加一中電研社, 給 Jyou 學長教 C 才開始的.

從小學到高中那種漫長的無助. 挫折的感覺至今我還是印象鮮明.
對比上同學訴說著一路上受到誰的啟發, 誰的幫助, 跟某某大師通過信.
感覺一方面是羨慕, 一方面是忌妒.
就像剛才所提到的, 我們的環境不該是一枝獨秀,
而該是像森林一樣茂盛, 雖然我同學小時候遇到的人, 他們可能最後在資訊業界的成就不高.
但是他們的幫助, 匯集起來, 造就了一個在 Ivy League 學校裡念 Graphics 的學生.

mob  
在參加 GDC 的時候, 這樣的感覺更是強烈.
當時身旁是一海票的小鬼. 七嘴八舌的在交換圖稿, 遊戲, 跟寫程式經驗.
雖然很多東西都看起來很粗糙, 有的用了遊戲引擎還是有嚴重的 Memory Leak 問題所以要不斷的 restart .
但我看到的不是還沒做好的遊戲, 是生生不息社群, 是一片廣袤的森林.
太山不讓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 故能就其深.
這群其貌不揚的小鬼裡, 說不定就有著下一個 John Carmack 或是 Sid Meier .
Who knows?

對比起來, 現在台灣想做遊戲的小朋友, 還是活像住在沙漠裡一樣.
有的時候不時會想這些小朋友, 最後有沒有學會寫程式,
還是在長時間的無助中被磨耗殆盡, 走回制度讓 sorting 決定他們要去到哪裡.

我衷心希望台灣能改變, 希望能在台灣看到像是當時在 GDC 看到的那群小鬼頭們.
但是在 De 這個 Bug 的過程中, 我對於問題越來越了解,
就越來越覺得面的對東西的巨大.
從抓住碎片般的 Software engineering , Entrepreneurship , 教育方式 , 社群.
最後 trace 到整個台灣人的文化和價值觀.
不免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把這個 bug de 掉.

我不知道這個 bug 是不是 unsolvable .
只是在確定之前, 還是衷心期盼有人能想到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k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